現金為王真有效?
 
 
 
 
現金受
「雙重夾擊」:
低存款利率 +
通脹
 
現金受
「雙重夾擊」:
低存款利率+
通脹
 
 
甚麼是
實質利率?
 
 
現金回報偏低
亞洲區資金充裕,造成銀行利率偏低,來自儲蓄存款利率的回報普遍低於1厘1,不利長遠資產增值。
身處通脹環境
環球經濟仍處復甦階段。在過去一年,隨著國際油價及商品價格反彈,通脹逐漸上升。
與油價關係密切的其他商品(如汽油),其價格亦隨之上升,用來購買汽油以外商品的金錢自然減少。
換句話說,現金的購買力遭通脹蠶食了。
甚麼是
實質利率?
 
對存戶而言,實質利率可以解讀為銀行存款利率減去每年的通脹率。
要留意實質購買力
現時不少亞洲國家及地區面對實質利率極低,甚至出現負數(負利率)的情況。負利率代表現金的實質購買力隨著時間下降。長時間持有現金,變相違背儲蓄積累財富的原意,對生活質素構成負面影響。
不甘儲蓄購買力逐漸被通脹蠶食,或許要有保衞自身財產的勇氣,踏出投資第一步──將部分銀行存款轉移至其他投資工具。這樣,在毋須承受過高風險下,仍有可能取得較高潛在回報。
亞洲區實質利率(存款)1
數據截至2018年7月31日。亞洲區實質利率(存款)的計算方法是三個月定期存款利率減去消費物價指數。
 
股票及債券
提供較高
潛在回報
以下例子僅作說明用途。在2007年至2016年的10年間,亞洲股票及亞洲債券分別錄得48%及65%累積回報,年複合回報分別為4.0%及5.1%2
雖然股票及債券的波幅及風險一般較現金高,但歷史數據顯示,兩種資產類別在一段較長時間內,有機會取得較佳的潛在回報3
宏利資產管理在亞洲八個經濟體的調查發現,區內投資者的資產組合中,現金╱存款比例高達四成三4
區內投資者存款比例高達四成三
請檢查一下自己的資產分布,看看是否現金佔組合比例較高,並與理財顧問商討未來的理財目標。在保持投資組合風險於可接受水平下,考慮將過量現金投放至潛在實質回報較高的資產類別上。
 
 
1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亞洲各中央銀行及主要銀行網站,數據截至2018年7月31日。
2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截至2016年12月31日。亞洲股票回報以MSCI明晟亞洲(日本除外)總回報指數(美元)。亞洲債券回報以50%摩根大通亞洲信貸指數+50%匯豐亞洲本地債券指數(2007-2012)/Markit iBoxx 亞洲本地債券指數(2013-2016)代表。回報以美元計算。年複合回報代表相關指數於2007年至2016年期間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
3
現金指0至3個月期美國國庫債券,以美銀美林0至3個月美國國庫債券指數為代表,2007年至2016年期間的累積回報為7.4%。
4
資料來源:2016年第四季宏利投資者意向指數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不應只單靠本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而應仔細閱讀銷售文件,以獲取詳細資料,包括產品之風險因素、收費及產品特點。過往表現並非日後表現的指標。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並未有審閱此文件。由宏利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
客戶服務熱線: (852) 2108 1130
www.manulifefund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