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Risk):認清本身風險承受能力
財務需要會隨著不同的人生階段而改變,因此認清和評估個人的風險承受程度非常重要。年紀較輕者,通常有較多的時間承擔較高的風險;中年人的財務壓力較大,只宜承擔中度風險;長者缺乏固定收入,因此投資理財應以保本為重。
回報(Return):訂立預期收益目標
投資者在建構投資組合前,先要確立預期回報,因這會大幅影響資產配置的方式。
適當配置(Right mix):建構投資組合
在建構投資組合時,投資者所作的決定,基本上是如何將資金分配至不同資產類別,從而把潛在回報提升至最高,同時確保符合其自身的風險水平。
作出決策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相關投資風險、投資帶來的回報、每種資產類別中應投資甚麼,以及為組合選擇合適的投資經理。
再平衡調配(Rebalancing):紀律性組合管理
建立投資組合之後,是否就從此長期持有,毋須理會了?這是一個投資者經常會犯的錯誤;市場不時波動,各類資產的表現會因應市場周期而有所不同。假若閒置不管,各類資產的比重將隨時間變化,有可能使投資組合不再符合當初設定的風險水平。
因此,投資組合需以有紀律的方式再平衡調配。當資產分配情況偏離最初配置的比例(即過高或過低時),就應該進行修正。賣掉表現較好的資產,將套現所得資金趁低吸納表現較遜色的資產,使投資組合配置回復原先設定的比例。
這個「低買高賣」的風險管理機制,可以提醒投資者保持紀律,維持組合風險於他們可承受的範圍之內,而非偏離最初設定的資產配置。投資者應該定期檢視資產配置,例如每月、每季或每年一次。一旦發現偏離目標配置,便進行再平衡調配,調整至原來目標比例。
定期檢討(Review):慎選投資產品和投資經理
根據目前的人生階段去評估個人需要或財務目標變化,從而調整資產配置比例亦相當重要。其中一個方法是回顧投資組合內各類資產的表現,是否能達到自己的投資目標。
此外,選擇合適的投資經理至為重要。挑選投資經理時,投資者應根據其表現、理念和風險管理原則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