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成本法
 
 
 
 
甚麼是
平均成本法?
 
 
為何採用這項
策略?
 
平均成本法是一項系統化投資策略,不論市場價格的波動,定期以固定金額投資於一項特定資產。這個做法的結果是:投資者在資產價格處於低位時,買入較多資產單位;在價格處於高位時,則買入較少資產單位。
正如下圖所示,投資市場反覆波動,因此判斷最佳的入市時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為何採用這項
策略?
 
市場上沒有一項投資策略,能保證投資者輕易獲取利潤或豐厚回報,重要的是找到符合個人風險胃納、財政目標和預算的可行長期策略。平均成本法的重點包括:
平均成本法適合以下的投資者:風險胃納較低、沒有太多時間緊貼市況,或面對現金流問題(視乎投資總額而定)。
平均成本法的系統化特性為經驗較淺的投資者消除最大風險:容易在市場出現意外變化時,因「恐慌」而作出買賣決定。
隨著時間過去,平均投資成本或會低於一筆過投資,因此可帶來更高的長期利潤(見以下例子)。
 
MSCI明晟新興市場總回報指數(2008年至2018年初至今)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截至2018630日。總回報以美元計。
 
說明例子
一筆過投資與每月投資計劃(平均成本法)比較
 
  一筆過投資 平均成本法
 
比較兩項策略在投資MSCI明晟新興市場總回報指數(投資期:60個月)所獲得的回報
整個期間的投資總額
6,000美元 6,000美元
(100美元 X 60個月
2013131日的單位價格
10美元
20171231日的單位價格
12.4254美元
買入單位總數
600 629.2233
每單位平均成本
10美元 9.5356美元
截至20171231日的投資總值
7,455.25美元 7,818.37美元
整個投資期間的回報
+1,455.25美元
(+24.25%)
+ 1,818.37美元
(+30.31%)
  一筆過投資 平均成本法
 
比較兩項策略在投資MSCI明晟新興市場總回報指數(投資期:60個月)所獲得的回報
整個期間的投資總額
6,000美元 6,000美元
(100美元 X 60個月
2013131日的單位價格
10美元
20171231日的單位價格
12.4254美元
買入單位總數
600 629.2233
每單位平均成本
10美元 9.5356
美元
截至20171231日的投資總值
7,455.25
美元
7,818.37
美元
整個投資期間的回報
+1,455.25
美元
(+24.25%)
+ 1,818.37
美元
(+30.31%)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及MSCI明晟,截至20171231日。總回報以美元計。指數價值於2013131日重訂基數為10美元(最初單位價格)。每月投資於每月底以重訂基數的單位價格進行。截至2018531日,MSCI明晟新興市場指數的地區分布如下:中國(31.74%)、南韓(15.36%)、台灣(11.65%)、印度(8.48%)、南非(6.47%)和其他(26.3%)。所述例子僅作說明,並不代表任何實際的持股組合,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意見。不同的投資會有不同的波幅。過往表現並非日後表現的指標。
 
對你有何
意義?
投資表現:平均成本法對比一筆過投資
兩項策略的表現各有分別。在某些市場或環境下,平均成本法表現優於一筆過投資。在其他情況下,市場普遍認為,一筆過投資在一段長期間會為冷靜和資深的投資者提供更可觀的回報。不過,我們應謹記以下兩點:
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在情緒層面上可處理較高風險,並以較平靜和靈活的態度回應市場變化。
經驗較淺的投資者傾向猜測市場動向,並對短期市場變化反應過度,最終被迫「損手離場」。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不應只單靠本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而應仔細閱讀銷售文件(如適用),以獲取詳細資料,包括任何投資產品的風險因素、收費及產品特點。本文件由宏利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並未有審閱此文件。
客戶服務熱線:(852) 2108 1130
www.manulifefunds.com.hk